据央视新闻报道,三年前俄乌冲突刚爆发那会儿,国际上吵得最凶的就是“谁会是最后输家”。有人说俄罗斯耗不起,有人觉得美国迟早被拖垮,德国前总理默克尔却冷不丁泼了盆冷水——“欧洲可能才是最大输家”。当时这话没多少人当真,欧盟那帮人正忙着跟风对俄制裁,觉得自己占着道义高地,压根没把这警告当回事。
现在再看看,冲突都拖了三年,局势慢慢清晰了。俄罗斯虽然打得艰难,但韧性还在;美国呢,借着战争卖武器、搞能源生意,赚得盆满钵满。反倒是欧洲,日子过得一天比一天憋屈,能源涨价、工厂关门、老百姓怨声载道,默克尔当年的话,好像真要应验了。
要说欧洲这几年最头疼的,还得是能源那摊子事。以前欧洲跟俄罗斯关系好的时候,靠着“北溪”管道,天然气价格低得让人羡慕。结果冲突一爆发,欧盟脑子一热,直接把这两条管道给禁了。现在倒好,只能从美国、中东那边买液化天然气,价格比以前涨了230%还多。
就拿德国来说,工业用气成本都突破200欧元/兆瓦时了。巴斯夫、大众这些大公司扛不住,只能把欧洲的厂子关了一部分,跑到美国、中国去建厂。这哪是制裁俄罗斯啊,分明是给自己下套。
能源价格一涨,制造业也跟着遭殃。德国化工产业产值比2021年降了18%,汽车厂里每辆电动车的生产成本平白无故多了3200欧元。意大利的陶瓷、法国的玻璃这些靠能源吃饭的产业,产能直接缩水三成以上。2024年一年,欧盟就少了120多万个制造业岗位,以前总说别人“去工业化”,现在轮到自己头上了。
发布于:江苏省天成配资-配资在线导航官网-前十证券公司-配资平台实盘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